2008年1月27日星期日

大专生的“使命感”

By 清风(星洲日报:1996722日)

近年来,大专生的动向一直是社会评论者关注的对象。然而,出现在言论版上有关批评大专生的文章,却似乎是贬多于褒。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?


“大专生是社会的栋梁”、“族群的未来”、“时代的眼睛”、“社会的良知”等诸口号,一直以来是大家耳熟能祥的。社会国家民众对大专生的期许也一一展现在上述口号中。久而久之,社会群众就为大专生塑造了一个大专生应有的形象。至于后进的大专生,也就这样茫茫然的循着前人的路扮演一个大家所要求的“理想”的“大专生”。


“使命感”,一个对大专生而言并不陌生的附加名词,是社会赋予大专生的代号,更是用以衡量大专生素质的标准。这意味着,拥有“使命感”的大专生,被视为有理想、有抱负、有着满腔热血并能被委以大任的有为青年。反之就成了被唾弃的一群,徘徊于被社会肯定的边陲。


但是在这所谓“使命感”的促使下,许多大专生往往做出一些连自己也不明所以的事情,为的只是迎合大众的要求与喜好,做一个社会所公认的“标准大专生”。以大专生下乡服务为例,到底意义何在?在70年代,大专生的下乡服务,都是走在农民的行列里,融入他们的生活环境,对他们在生活上遇到的困境感同身受,且尽力为他们解决问题。


然而,随着社会的变迁,这种下乡服务的本质已慢慢被异化,取而代之的却是变相的下乡服务。参与服务的大专生,有者在抵达目的地后,只顶着大专生高高在上的身份,循例的拜会各户人家。所以连一个有“实质”的报告也写不出来,反之只是劳民伤财。这种所谓的下乡服务,到底意义何在?


在“使命感”的感召下,所谓有“使命感”的大专生,总不愿落人之后,纷纷在校园内办起各式各类的大型活动,声音越响越能引起注目的活动越是办活动者的最爱,但往往在探究其内涵与意义时,却是教人摸不着头脑,充其量只是“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”!


而针对以上现象,好些社会评论家已多有提及,在报章上评论有关大专生的使命感,且一针见血的命中要害。反观众人眼中有“使命感”的大专生却仍能保持沉默,或是沉醉于自我吹胀的“使命感”里,这是否又意味着什么?

没有评论:

Malaysia: the promise on Mayday

Save Our Seahorse @ NTV 7 edisi siasat (part 1)